欢迎来到力众人才网!
大同分站
广灵
浑源
其它分站
返回主站
大同人才网:创新举措解民忧 竭诚服务惠民生
2025-08-20 16:52:23 阅读量:9 来源:大同日报

将群众利益放在最突出的位置上,切实保障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平城区民政局将“民政为民、民政爱民”的工作理念贯穿在工作全过程。近年来,通过积极探索创新,推出一系列务实有效的举措,解决了困难群众的“急难愁盼”,实现了社会救助从“人找政策”到“政策找人”的转变,书写出温暖厚重的民生答卷。

  出台规定,困难群众申请救助更便捷

  长期以来,社会救助申请中户籍地与常住地存在职责不清、互相推诿的现象,这给困难群众申请救助带来诸多不便。为打破这一困境,平城区民政局经过深入调研、多方论证,出台了《关于落实社会救助政策明确救助申请地的通知》,该通知明确,本区户籍困难居民的社会救助工作,统一由常住地受理并开展。这一规定大大缩短了办事时间,提升了申请救助的便捷性,从根本上解决了以往因户籍地与常住地职责不明导致的推诿扯皮问题,避免了困难群众在申请救助时在户籍地与常住地之间来回奔波。

  从街道层面上来说,职责的明确划分也让救助工作更加高效有序。各街道能够迅速掌握辖区内困难群众的情况,及时开展救助工作,避免了因职责不清导致工作延误。同时,也促进了街道之间的协同合作,进一步提升了平城区民政为民服务的整体水平。

  服务下沉,上门办理为民服务更贴心

  在推进社会救助工作过程中,针对部分困难群众由于身体原因或缺乏相关知识技能,在办理社会救助业务时面临诸多困难等问题,平城区民政局积极推进社会救助对象认证核查,开展“上门办”服务,将服务送到困难群众家门口。

  工作人员主动深入社区、乡村,走进病残、老年等特殊困难群众家中,耐心指导他们下载安装APP。对于那些不熟悉智能手机操作的老年救助对象,工作人员手把手地进行教学,帮助他们完成认证工作,真诚、热心的服务赢得了困难群众的信任和好评,架起了党和群众之间的连心桥。

  这种“上门办”服务模式,满足了不同困难群众足不出户完成资格认证的需求,极大地简化了检查程序,降低了群众的办事成本,群众满意度大幅提升。“不用出门,工作人员上门服务,真的是太方便、太暖心了。”一位救助对象这样说。

  规范行政文书,保障群众权益更有力

  行政文书是社会救助工作的重要载体,其规范性和便捷性直接关系到困难群众的切身利益。平城区民政局以方便困难群众申请为基本原则,对社会救助认定行政文书进行了全面优化和简化。

  平城区民政局在确保文书设计规范的前提下,对困难群众需要填写的申请表、诚信申明及授权委托书等进行了精简。通过合并重复内容、简化表述方式等,让表格内容更加简洁明了,进一步方便困难群众轻松理解和填写。同时,实行一次性告知和一次性填写制度,工作人员在受理申请时,一次性告知群众所需材料和注意事项,避免群众因信息不明确而多次往返。

  在社会救助经济核查工作中,平城区民政局统一标准,实现分层分类工作。通过加强部门间信息共享,打破信息壁垒,凡是能够通过信息共享获取或已有证明材料的相关信息,不再要求困难群众重复提交,有力地减轻了群众负担,提高了工作效率。

  此外,对于作出停发、减发、增发等社会救助决定的情况,平城区民政局及时向申请人提供详细的行政文书,明确告知决定的依据和理由,保障申请人的知情权。这些措施让困难群众在申请和享受社会救助的过程中,充分感受到了公平、公正、公开,进一步增强了他们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上一篇:大同人才网:“百日千万专项招聘活动”首场招聘会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