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新人急于找工作,往往会被心急冲昏头脑,或者因为缺乏社会经验忽略了一些求职盲点,一不留神就有被骗的可能,在这里提醒大家,找工作首先要到正规的招聘网站,如智联招聘、前程无忧,还有当地的比较知名的招聘机构,比如大同人才网等,其次就是要练就一双火眼金睛,别被求职机构所蒙蔽,今天为大家盘点一下求职中常见的招聘陷阱:
1、非法敛财
主要方式包括:以招聘之名骗中介费,非法收取押金、保证金等
调查显示,职场中最大的骗局当属收取保证金、押金,其比例占到了28.16%。法律规定用人单位不得向应聘者收取任何费用(包括押金或保证金),所以,那些任职初期需要先缴各种押金的公司是不合法的;而规模很小、态度恶劣却敢开口收取服务费的中介机构,不用多想,一定是想骗取求职者金钱的非法组织。正规的招聘网站会对入驻的单位进行审核,比较可信,大家还是要到正规网站寻找招聘信息,比如上大同人才网找工作,不要轻信路边的小广告。
谨防招聘陷阱
2、利用招聘打广告
主要方式:招聘单位并不是真的要招人,只不过是利用招聘广告来宣传自己
由于网络的传播面广、传播速度迅速,不少企业开始利用网络招聘,来为企业进行另一中形式的广告宣传。通过长期发布招聘信息,一方面增加企业的“见光率”;另一方面利用可观的招聘数量,制造一种公司发展迅速,求才若渴的假象。其实,这都是企业假借招聘之便,进行的一些广告炒作。这类大同人才招聘信息不仅发布在正规招聘网站上,还会在一些其他论坛、贴吧等地方铺天盖地的发布,求职者在筛选招聘信息时,需谨慎!
3、挂羊头卖狗肉
主要方式为:招聘职位与实际职位严重不符
招聘时说招编辑、记者,实则是招广告业务员。如打出招聘财务总监、工程师等广告,而实际上却是做一些一般性的工作。这类招聘广告所要招聘的,一般是各种业务员、促销员。广告上承诺提供的薪水,往往都比较高,许多求职者很容易为之所动,招聘单位常常挑出应聘者的种种“不足”,然后以此为理由来压低薪水。
4、试用期陷阱
主要方式:三个月试用期之后,找借口辞退,利用了试用期的用工成本低廉的优势,不顾员工的权益
大同人才网的专业人员提醒大家,对于这类公司,最好的甄别方式是与其他老员工交流,看看大部分员工的忠诚度,如果一家公司中一年以上的老员工很少,就要提高警惕了。
提醒大家谨防招聘陷阱
5、真假培训
主要方式:与非法敛财类似,只不过他不但骗了招聘者,还利用了政府提供的培训优惠政策,从政府补贴中获取利益。
有些单位会在招聘信息上注明“先培训后上岗”,其实,这些信息中以“培训为主、上岗为辅”的情况居多。不少企业确实在培训者中招用了一些人员,但更多的是培训结束就没了下文。他们正是利用了政府提供的培训优惠政策,从政府补贴中获取利益。他们不仅仅浪费了求职人员的时间和精力,更损害了国家的财产和利益。
如果在求职途中遇到求职陷阱,该怎么办呢?
大同人才网的工作人员提醒大家一旦发觉上当受骗,要及时向招聘单位所在地的人事局、劳动局监察大队或公安局派出所报案,寻求法律保护。若求职受骗情况特别严重、诈骗金额大,可以到公安部门进行报案。
求职者发现招聘信息中所列的待遇、报酬与实际情况严重不符合的,应向劳动部门反映,请求查处,劳动部门可根据有关管理条例规定处罚职介,对职介所收的相关费用应予退还,求职者的损失,应按有关规定赔偿。
最重要的是与用人单位签订合同、保留证据。外出打工,农民工更应该与用人单位签订合同,并保留相关用工证据,出现工伤纠纷时,有关的用工合同、上岗证都可以证明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的劳动关系。不要因为当时说的很好就不跟用人单位签订合同或协议,这样一来,一旦出现问题就没有证据,不能很好的维护自己的权益。
文章及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