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力众人才网!
大同分站
广灵
浑源
其它分站
返回主站
“史上最最难就业季”为何遇上“用工荒”!
2016-02-25 02:13:59 阅读量:179 作者:admin

0

导语:有人把“用工荒”与“就业难”并存称为中国的 “鸳鸯火锅”,只是这火锅的味道并不让人欢快。屡屡出现的用工荒与就业难之怪圈到底何解?大同人才网www.lizhongrcw.com

“招工难”竟遇上“就业难”

还记得前几天讨论的失业潮么?也许会有。但另一个完全相反的事实实际上一直共存:招工难!用工荒!

如往年一样,春节过后,新一轮的用工荒再度来袭,特别是餐饮企业、服务行业所面临的劳动力短缺问题,尤为突出。

对用人单位来说,涨薪、改善环境、加强培训,能做的都做了,招工依旧很难。在求职者看来,工资低、工时长、权益难保障,想找个合适的工作也不易。

一边是招不到人,一边是找不到工作!枕头君不得不惊呼一声:OMG,这是为什么呢?

有人把“用工荒”与“就业难”并存称为中国的 “鸳鸯火锅”,只是这火锅的味道并不让人欢快。屡屡出现的用工荒与就业难之怪圈到底何解?

猴年开年“招工荒”的现象就已经明显显露出来。在这里先给大家分享几个北京地区的数据状况:

1、北京用工缺口:约66%。

2、大型外企新增招聘人数:近10万

3、涨薪幅度:达20%

4、O2O等服务业:基本处于0服务的瘫痪状态

看到这组数字,我们应该不难看出今年招工的需求还是很巨大的,企业都处于求贤若渴的状态。

另外,像广州节后缺工人数也达到18.91万之多。

有的企业甚至打出“面试报销路费、两天就能入职、20天探亲假早起还有牛奶喝。”但即便是这么诱人的条件,还是招不到人手。

然而,与“招工难”相对应的却并不是“求职冷淡”。

数据显示,今年求职高峰时间从往年的正月初五提前至初三,投递简历的量是去年同期的3倍,很多求职者将返回大城市和找工作的时间提前。可见求职者的求职热情比往年更高。

另外我们要知道,今年将有749万大学毕业生将进入职场,全国高校毕业生总数比上年再增加22万人,这个求职需求是多么的庞大!

也许,你会疑惑为何当“招工热”遇上“求职热”的时候,产生的结果却是“用工荒”和“失业潮”呢?这中间是哪里不对?

结构性矛盾成“两难”主因

目前如此尴尬的人才资源局面,其根本原因还是在于结构的问题。简言之,就是需求与供给不匹配。

一、外来务工人员减少

由上图我们不难看出,虽然目前以制造业为主的中低端行业的用工量需求量有所收缩下降,但仍然达到绝对多数的比重。这中间需求量最大的就是农民工阶层。

但,由于“外出务工工资不高”、“外出工作压力大”、“老家经济发展有潜力”等因素的影响,目前农民工对于大城市的向往已经大打折扣。最新数据显示,浙江全省2015年求职人员中外埠人员所占比重为48.11%,较上一年同期下降2.51个百分点。报告也指出,2015年,浙江全省人力资源市场季均岗位需求人数113.53万人,求职人数75.46万人。从供求对比关系看,季均需求缺口38.07万人,比上年减少14.71万人。市场岗位数仍然大于求职人数。

外来务工人员的减少无疑加剧了“用工荒”,很多人开始放弃到异乡打工,选择就地发展。

二、求职者与企业心态

随着农民工在城市中变得越来越不可或缺,促使很多求职心态发生变化,他们在找工作的时候不再将就,而是都蜂拥福利更好的行业和职位,造成很多岗位无人问津。从而,进一步造成局部“用工荒”的出现。

另外,这种“这山望着那山高”的心态也造成了他们在不断的变换选择,最终他们没能就业,企业也没能找到合适的员工。

三、人才结构严重失衡

市场经济讲的就是供给与需求的关系。目前,“招工难”与“就业难”同时出现的尴尬局面就是由于劳动力供给无法满足生产需求。

近年来,中国高等教育“大跃进”式的增长与专业技能教育的缺失。中国的应届大学毕业生数量从2005年的338万人一路暴涨至今年的750万人。而在中国整个教育体系中,专业技能教育一直以来都严重不足,现有劳动力供给难以满足技术类岗位的需要(如上图所示),而市场又难以消化如此巨大规模的高等人才。这就造成“要么求职者看不上企业,要么求职者无法满足企业需求”的矛盾局面。

网上有个段子:2013年因为创纪录的699万毕业生而被戏称为“史上最难就业季”;到了2014和2015年,毕业生分别达727和749万人,被冠以“史上更难就业季”;数据显示,2016届全国高校毕业生预计770万以上,有网友因此调侃:“史上最最难就业季来了!”

中国经济从高速增长到增速放缓,新常态下的经济结构调整必然带来劳动力需求的变化;而劳动力供给与经济结构、产业转型、产业升级匹配的能力还较弱。

长期以来我国的高等教育培育模式难以适应人力资源市场的实际需求,在经济体系加速与市场对接的同时,教育体系仍然难从供给为导向转型,在课程设置、人才培养等方面很少考虑市场需求。这是我们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

面对“两难”带来的负面影响,该咋办

就像上面这张图中所演示的,“招工难”极大的增加了企业成本。企业为了留住现有的并且招到更多的符合需求的劳动力就需要付出更多的成本。还同时承担了更多的风险成本,让企业发展面临更多的桎梏。

而“就业难”也极大的造成了人才和教育资源的严重浪费,增加了社会的不稳定因素,增加社会经济压力。

新市场环境下,一个当务之急是推动人力资源层面的供给侧改革:“纵观世界主要现代工业国家的发展历程可以发现,目前国内所经历的制造业一线技工缺口大等问题,并不是独有现象,这些问题必须通过建设合理的人才机制,才能从根本上解决。”

一方面,从劳动力供给角度进行改革,也就是优化国民教育体制,让教育资源的分配更加合理;让人才结构更加符合市场需求。

另一方面,企业优化自己的发展路径、产业结构合布局,更好的适应市场需要,趋利避害。大同人才网www.lizhongrcw.com,大同人才信息库。

中国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可能都要面临“用工荒”与“就业难”的长期共存,但是,我们必须行动起来进行改革,以缩短这个时间的长度。

 

来源:枕头财经

文章及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