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太原1月13日消息(记者李楠
通讯员王鹏)记者从山西省卫计委了解到,受“编制不足”、“有编制不招聘人”、“招聘不到人”三种因素叠加影响,山西部分县乡村医疗卫生机构存在人才短缺、青黄不接的问题。医改启动以来,山西省重新对县乡医疗卫生机构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编制进行了核定,为县级公立医院核定编制52834名,增幅达23%,为乡镇卫生院核定编制29412名,增幅达21%,为政府办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核定编制7514名,增幅达174%。
为了尽快解决县乡级医疗卫生机构有编无人的问题,2014年,山西省卫生计生委协调人社部门印发通知,放宽了乡镇卫生院公开招聘专业技术人员的学历、专业、年龄等限制条件,取消了县级及以下医疗卫生机构公开招聘专业技术人员的开考比例限制。2015年,两部门又印发补充通知,要求各地加大招聘力度,力争在三年年实现全省县级公立医院正式工作人员数量全部达到编制数的85%以上,乡镇卫生院达到80%以上。2014年以来,山西省共为县乡医疗卫生机构补充人员3000余名,为县域医疗卫生的改革发展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大同人才网www.lizhongrcw.com)
此外,山西省还增强医教协同,卫生计生与教育部门建立了医学教育管理协调机制,依靠省内高等医学院校,以“订单定向”免费医学生培养、全科医生规范化培训等方式,为全省基层单位培养“留得住、用得好”的全科医生2316名。建立了乡村医生后备人才补充机制,引导各地采取“村来村去”定向培养、公开招聘大学生村医等多种形式补充村医队伍。太原、晋中市先后招收1800余名志愿服务农村的初、高中毕业生,开展“村来村去”定向培养,由市县政府补助学费,毕业后补充到村卫生室工作。长治、阳泉、吕梁等市公开招聘3000余名大学生村医充实到村卫生室,有力遏止了村卫生室人员“年龄老化、服务断层”现象的加剧。
文章及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