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的寒冬将至,然而比寒冬更让人担忧的,或许是互联网行业轰轰烈烈的缩招大潮。众所周知,当互联网这一充满着生命力的新兴行业都面临着裁员境况时,其他行业的裁员大潮或许也不远了。山雨欲来风满楼,目前不少企业或多或少地透露出了裁员的信息。据调查,在2015年,IT、家电、金融以及传媒等行业先后掀起了裁员风暴。而放眼全世界500强企业,其中更有11家企业制定了裁员计划。(大同人才网www.lizhongrcw.com)
对于企业来说,裁员往往是减少人员冗余,降低人力成本最直接有效的办法,此外,它还有利于甩去人员组织管理中多余的“肥肉”,以便更灵活地应对未来不明朗的发展。但是另一方面,无论是对于被裁者还是裁人方的HR,裁员都不是一件受欢迎的事,职场人可能会面临着职业生涯断层的风险,企业则必须应对接下来可能到来的员工士气低迷的问题。
作为HR,如果您的企业真的需要裁员,而您又恰好是裁员的执行者,作为员工眼中又恨又怕的“行刑人”,您应该做什么呢?首先,在裁员前的信息公开十分有必要。HR通过正规渠道告诉员工企业为什么要裁员,并告知其公司调整的具体细节,不仅能让员工有充分的心理准备,更能赢得对方的理解。
具体到裁员环节,最好的做法是分批裁员。这样不光可以缓解群体事件发生的概率,还可以给员工留有一定的心理缓冲期,给他们充足的时间交接工作。在分批裁员的过程中,应该先处理比较具有就业竞争力的员工,而那些个性强比较难说话的员工放在后面处理。
裁员结束之后,HR一方面要注意安抚剩下员工的军心,通过企业文化的宣传展望公司未来的发展,另一方面也要加强和被裁员工的联系,意在告诉他们其实公司没有忘记他们,如果有可能,在不久的将来,企业也会对他敞开大门,欢迎他们归来。大同人才网www.lizhongrcw.com,大同的人才信息库。
此外,虽然“裁员潮”的说法一度在网络上被炒得火热,但人社部在10月中旬做出过回应:“裁员潮”并没有网上传得那么严重。事实上,在用工和跳槽更为灵活的中国人力市场,相比因为裁员而离开公司的职场人,主动辞职以及跳槽等途径离开的人数更多。更何况,制造业和互联网行业一向都是人员流动性十分强的企业。
文章及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